這本書的內容是真人真事 , 講述一個聽覺有障礙的人 , 從年幼到進入學校讀書 , 以及成長後到社會工作當中的心路歷程。
這本書有一個十分特別的地方 , 就是由主人翁和他媽媽兩個人合作撰寫 , 而且分開中英文兩個部份 , 這種編排形式比較少見 , 令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覺。
書的主人翁名字叫李嘉耀 , 在香港 出生 , 家中有一個哥哥兩個姐姐 , 他不是天生失去聽覺功能 , 只是在兩歲的時候 , 因為發燒感冒身體受細菌感染 , 一場大病後聽覺開始受到傷害 , 逐步變成完全失聰。父母知道了這個事實之後雖然非常難過 , 但並沒有放棄任何可以治療的機會。 最初媽媽帶著年幼的嘉耀和照顧他的保母一起四處尋訪醫病的專科醫院 , 後來知道痊癒機會渺茫 , 就勇敢面對現實 , 積極找尋一切可以幫助嘉耀聽到聲音 , 開口發聲的所有辦法 , 包括遠道出國學習唇語。
雖然嘉耀聽覺完全損壞 , 但從小到大透過爸爸媽媽的努力 , 和他身邊愛錫他的家人一同配合, 嘉耀利用助聽器 , 上特殊訓練班 , 學懂聽、 看、 讀唇語。加上他身旁還有一班如同天使一般的校長、老師 、同學的愛護支持 , 嘉耀堅毅勇敢克服數之不盡的困難 , 從幼稚園開始就一直在主流正規的學校學習 , 直至中學二年級 之後決定去英國留學。
大家試想 , 要一個健全的14歲少年 , 離開父母家人 和熟悉的環境 , 去到陌生的地方讀書都會很不習慣 , 更何況是一個身體有障礙的失聰少年 , 嘉耀用無比堅強的毅力 , 在英國如期完成大學會計學士課程 , 再到加拿大溫哥華UBC修讀工商管理碩士 , 接著再修讀專業會計課程 , 成為一個專業會計師 , 並且在溫哥華定居。
從年幼失聰開始 , 嘉耀就知道失去聽覺自己以後的路會比正常人難行 , 但若是放棄不堅持幫助自己 , 將來就會一事無成 , 可能一生都要靠別人照顧。 所以嘉耀寧願犧牲玩樂的時間 , 在讀書學習方面比別人投入更多的時間。 他也明白和人溝通的重要 , 從來不會因為有缺憾就封閉自己放棄自己 , 也不會給自己太多壓力 , 一切事情盡力而為就可以了。
嘉耀懂得正視自己不一樣的人生 , 他用正確的價值觀面對自己不可能改變殘障的事實。由於家境富裕 , 他具備有良好條件過舒適的生活 , 但嘉耀並沒有給自己舒舒服服做人上人 , 接受家庭庇蔭安穩地渡過以後人生 , 反而是更努力學習獨立 , 提早到外國讀書接受鍛鍊 , 培養積極上進的人生觀。
信心勇氣 , 不離不棄這些都是知易行難 , 在<<只要肯登攀Dare to climb the Pinnacle>>這本書裡面讓我看到嘉耀和他的家人、朋友、師長都充滿著以上這些特質 , 書中有不少事例 看似微不足道 , 但都反映了大家對嘉耀的關心和支持。他的父母鼓勵孩子征服逆境 , 發揮生命中的無窮活力 , 嘉耀一直在充滿愛的環境裡面成長 , 所以他也願意對人對社會付出關懷和愛心 , 在溫哥華生活的時候 , 他就經常參與幫助聽障學生學習英語的義務工作。
7月1日是加拿大國慶日,加拿大自立國以來,都是由一個多元文化的移民社會組成。閱讀了這本書,讓我覺得十分值得將這本書推介給新移民閱讀。大家試想,一個聽障有問題的人要融入健聽人的世界真是極不容易 , 嘉耀在書內提到從小到大 , 有兩點對他最重要 , 一是認識朋友 , 朋友除了可以在生活照顧方面對自己有實際的幫助之外 , 還可以幫助他建立自信心和信任別人 。 另一點就是開放自己願意接觸社會 , 嘉耀從來沒有因為有殘障而收藏自己。這兩點對於新移民其實是一個十分好的借鏡經驗 , 新移民面對新環境不要只是滿足自己的小圈子 , 甚至封閉自己 , 要積極融入主流社會 , 擴大原有的生活圈子 , 認識多些不同層面的朋友 , 這樣才容易在異地適應。
<<只要肯登攀 Dare to climb the Pinnacle 呢本書>> , 令我感受到主角和他的家人包括照顧他的保母 , 大家在面對逆境困難的時候 , 不是恐懼失落輕言放棄 , 而是充滿無比的信心和勇氣正面地去解決問題 。在現今社會不少人當遇到逆境偶然有點不順利時 , 很容易就會屈服放棄 , 或者有一點兒毛病就會怨天尤人 , 消極地拒絕別人幫助。希望大家都可以向嘉耀和他的家人學習 , 學習他們能夠讓自己身心都充滿正能量 , 以信心同樂觀的態度面對不一樣的人生。